
近日,財政部向各省財政部門發出了《關于規范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工作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規范的PPP項目形成中長期財政支出事項不屬于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同時提出原則上不再開展完全政府付費項目�
征求意見稿指出將來推動PPP行業發展的方向�鼓勵商業習性、開發性資源配套,項目“肥瘦搭配”、捆綁實施、完善項目績效激勵機制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充分挖掘項目潛在收益,提升項目綜合收益。優先支持污染防治、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基礎設施補短板以及醫療衛生、養老、衛生、體育、旅游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領域的項目。優先推進市場化程度高,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
征求意見稿也列舉了七類PPP項目的不規范操作行為以及如何處理不規范操作行為�
另外,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對PPP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是鼓勵外資和民資參與,在中央預算內資金安排、PPP基金投資時對民企參與項目優先支持。其次是加大融資支持:中央預算內資金通過注入資本金、投資補助、運營補貼等方式支持規范的PPP項目;加大保險資金、中國PPP基金參與項目股權投資力度,鼓勵通過股權轉讓、資產交易、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項目存量資產,豐富社會資本進入和退出渠道。最后加強制度建設:加快推動出臺PPP條例,加快修訂PPP操作指引、物有所值評價指引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加緊出臺PPP稅收優惠政策


2017年底以來,財政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部署,著力推進PPP規范發展,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規范了PPP項目庫管理�財政部發文統一了新項目入庫標準,集中清理“僵尸”項目和違規項目,遏制泛化濫用現象�
第二、是規范國有金融企業投融資行為�印發《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8�23號),規范國有金融企業參與PPP項目融資行為,確保項目資本金來源合法合規�
第三、為守住財政承受能力“紅線�,財政部分析全國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情況,啟用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監測預警系統,同時配合推進PPP條例起草、PPP稅收政策制定工作,研究修訂PPP操作指南等,并推進PPP國際交流合作�
第四、完善配套制度�配合推進PPP條例起草、PPP稅收政策制定工作,聯合文化和旅游部出臺旅游領域推廣PPP模式的指導意見,研究修訂PPP操作指南、物有所值評價指引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
第五、是加強示范引領�會同18個部委推出第四批396個PPP示范項目,涉及投資額7588億元。會同發展改革委推選27個市縣作�2017年度推廣PPP工作有力市縣,國務院辦公廳對�27個市縣給予了表揚激勵�
六是推進國際合�。利用APEC、金磚、世行、亞行、亞投行等多邊機制,推進PPP國際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截至2018�7月底,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累計入庫項�7867個、投資額11.8萬億元。其中,已簽約落地項�3812個、投資額6.1萬億元,已開工項�1762個、投資額2.5萬億元�
財政部金融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強化風險防控,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規范有序推進PPP工作,切實發揮PPP模式在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共服務提質增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2017年底以來,財政部結合防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工作,對前三批示范項目進行了集中核查,�173個項目進行分類處置,其�89個項目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有77個項目按要求完成整改,完成率�86.5%�6個項目正在落實整改措施或優化整改方案�2個項目因程序不合規被調出示范項目名單�4個項目因不再繼續采用ppp模式實施或不符合PPP模式要求被調出示范項目名單,并清退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
經統計,前三批示范項目實際入�752個項目、投資額1.98萬億元,經過日常督導和此次集中清理,截至2018�7月底,前三批示范項目�612個,投資�1.46萬億元,覆蓋31個地區�19個行業,已實現前三批示范項目全落地。其中,累計已開�351個項目、投資額7,251億元,開工率57.4%;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項�115個,總投資為1,198億元,已開工57個項目,投資�656億元,開工率49.6%,加大了對文化、體育、醫療、養老、教育、旅游等領域補短板的力度;生態環保領域項�162個,投資�1,489億元,累計已開工93個,投資額約796億元,開工率57.4%,有力支持環保事業發展�
(來源:財政部官�)